省级典型案例!封开这个项目增粮惠农 赋能乡村振兴!

2023-07-29 15:32:47 来源:百度新闻

近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广东省第二届

垦造水田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结果,

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垦造水田项目获得典型案例、

封开县自然资源局获得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重要产粮县,

封开县是如何获得此荣誉,

让垦造水田项目增粮富农?

7月27日,

记者走访了封开县自然资源局与种粮大户,

并在此找到了答案。

2018年度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垦造水田项目位于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项目在2018年7月2日完成立项,2021年6月28日通过市级验收。项目建设规模465.65亩,已通过部、省两级监管,新增水田面积396.89亩。

破碎不连片→规模化产业化

项目属“旱改水”类型,

建成后国家利用等从7等提高到4等。

项目建成后改变了

田块破碎、不连片的现象,

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通过对项目区进行改造,提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增加水田有效面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亩产400斤→亩产900斤

种粮大户何灶家介绍,2018年项目未改造前水稻亩产才400斤干谷,2021年实现了单季亩产水稻800-900斤干谷,预计2023年单季亩产水稻将有望超900斤干谷;从2018年承包10亩、2019年承包50亩、2020年承包400亩并实现农业机械化、2021年承包700亩、2022年承包1200亩、2023年承包1500亩;2018年成立封开县润香纯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组成“禾下乘凉梦”团队3人到如今7人。

人工劳作→机械操作

目前,何灶家的合作社拥有水稻种植的飞播、飞防无人机3部,犁耙田中型中拖拉机3辆、插秧机2台、收割机2台,并利用人工智能对作物进行全天候监测,进一步利用新科学技术实现作物管理全自动化、全机械化,力争1500亩水稻插秧由原来20天缩短到10天,收割由原来10天缩短到一个星期。

2023年晚造水稻收割后实施种植莴笋,实施水稻轮作,提高农田附加值,见证了垦造水田带来的喜人业绩!

这里成为现代化生态高效农业园区

封开县自然资源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完成实施垦造后,项目新增水田面积396.89亩,形成一个“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现代化生态高效农业园区,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田园风景线,发挥农业生产建设和美化环境双重作用,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当地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

他说,每到水稻成熟时,何灶家及其团队种植水稻基地与收割时都会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往,成为外地游客打卡点。

垦造水田项目让荒地变粮田

封开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垦造水田工作,该局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的重大举措,封开县全力响应号召推进实施2017-2018,2023年度垦造项目,构筑了坚实的耕地资源要素保障。

2022年,封开县通过市内有偿调剂以及跨地级市出售水田指标合共857.956亩,实现水田指标收益2.6亿元,有力反哺了乡村振兴和耕地保护工作,为肇庆市水田占补平衡做出贡献,得到了省市的肯定。

他说,接下来,该局将进一步发挥垦造水田典型项目和先进集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更快地推动各项耕地保护工作,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来源:封开发布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